一听孩子哭就情绪失控

孩子有哭,大人也有哭。说起孩子的哭,我们经常能看到家长一边哄着一边在一旁擦眼泪的画面,但是,每当看到孩子被这样哄着,或者说受到这样的刺激时,家长内心难免会有些不爽。因此,当孩子哭闹时,家长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进行负面情绪的刺激,然后再以极端的言语和行为来伤害孩子,导致孩子不停地哭闹。但是,如果你经常和孩子正面接触,你可能会发现这样做对孩子伤害很大——容易引起孩子对自己、对他人、给自己带来伤害等多种负面情绪。那么,家长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在面对孩子时“保持理智”呢?

一听孩子哭就情绪失控

1.当孩子哭泣时,不要急着发火

当孩子哭闹时,如果家长只是在旁边听孩子哭泣,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孩子就会因为不听话而被吓到哭起来;如果家长很生气而直接上手指着孩子对他进行责骂,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孩子的哭声吓到了。所以,当你听到孩子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哭时,不要立马就开始责骂孩子,要耐心地听孩子讲完他不能完成作业所带来的后果和原因,然后再耐心地听孩子解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引导孩子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家长马上开始责骂孩子,可能就会因为家长生气而开始哭闹。因此,当你没有做到耐心时,可以先问问自己:你是否真像你之前所说,生气了?如果你看到孩子被批评或责骂时是一种“沮丧”或“愤怒”等负面情绪占据上风,那么你可以告诉自己“你很不开心,而且你很生气,所以你才生气”。这时候你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问题所在和孩子情绪是否有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继续把孩子气哭的原因分析清楚,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并会在以后自己处理问题的时候变得更加温和。

2.父母不要把哭泣当做发泄情绪的工具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了,就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于是不停地对孩子说:“不许哭”。在他们看来,孩子哭是一种表现,他们认为哭是可以发泄自己情绪的方式,于是就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这样做真的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吗?其实,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孩子往往不需要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出生后,由于体内激素发生了变化,他们无法及时得到充分的激素释放,导致一些激素已经没有办法和孩子交流了。所以说,即使孩子出现问题了,父母也不要试图控制孩子。当然了,如果有条件或压力无法得到缓解,家长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比如寻求专业帮助、寻求父母朋友的帮助或寻求医生的帮助,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或求助于专业人士。

3.培养孩子合理表达情绪的能力

合理表达情绪是每个人的基本能力,而当孩子没有能力表达时,家长就会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玩具,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满足。此时他会表现出强烈的哭闹情绪,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获得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根本不会表达情绪,比如他并不会自己去找出玩具来找妈妈,他也不会找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而是总是独自哭,这种情况下,父母在了解孩子哭声背后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之后很容易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引导孩子找出发泄情感的出口并加以引导。所以,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或者行为时,父母要懂得合理表达情绪,并且要培养孩子合理表达情绪的能力。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8日 下午6:20
下一篇 2024年3月28日 下午6:28

相关推荐